魯小日和讀閒書:《做工的人》——低谷中迴盪,疼惜勞工的聲音

《做工的人》不矯情、不渲染,文字質樸有力,沈重與真實的令人動容。沈重兩字猶嫌輕薄;而真實,是這個社會少有的寶貴資產。作者畢業後在工地擔任監工多年,接觸許多營造業工人,連同周邊的看板人更生人外籍配偶檳榔西施性工作者警察公務員,勾勒出勞力工作者的日常勞動樣貌,故事篇篇深刻生動。文中沒有居高臨下的睥睨與置身事外,有的是多年觀察與親身接觸的心疼與關懷,以及,那種面對不公對待,出口惡氣般的傾吐與批判。可以體會即使如作者這般「真男人」,對社會加諸的標籤與偏見仍充滿無力感。幸好,他開始動筆寫文章。

讀過一本外文譯作:《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一個身兼兩份工作的美國女性親身體驗說明社會底層貧窮的滋味與領最低工資的生活。雖然頗具教育意義,帶給我的震撼卻不若《做工的人》這樣力道強烈。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對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書中的一切,不全然陌生卻絕談不上熟悉。每個故事都像大樹扎根,靜悄悄又帶足勁力的抓地延伸,在既有的認知基礎上再擴展加深。除了有感於這本書對於台灣文學的貢獻、作者為底層的勞動者留下的珍貴紀錄、憤慨於我們社會結構性的矛盾與體制的壓迫⋯⋯,我能做的是否只有捫心自問,面對相關議題是否持有偏見或始終戴著有色眼鏡

這本書最讓人微言輕如我難受的是公權力恃強凌弱的殘酷與持權者對社會底層的剝削是如此直接。我們社會不乏殘酷與剝削,但至少包裝以相對隱晦的方式,或多或少,一般人可以在關鍵時刻做出選擇抑或消極抵抗。然而書中工人處境飽受壓迫,為了生計押上身體健康,在惡劣環境中出賣勞力除了非死即殘的職災事故和各種日積月累的職業病,高危險及需要保持高度專注的體力勞動也讓工地用藥成為常態,接踵而來的是提早步入衰老的中壯年與渾身病痛的老年

《做工的人》真實呈現了常受網友嘲諷的「八嘎囧」,或老或少,在工地現場與宮廟間穿梭的身影。他們和在地生活緊密連結,「普遍來說,胸無大志卻又積極擁抱社區,不愛讀書卻甘願為家庭付出,完全不求上進,卻熱情加入宮廟祈福遶境」對照在雜誌中看到的滿地文創咖啡館,可以理解作者所言「相較於那少數回家鄉被報導的什麼新貴創業或是小文青回家開咖啡廳,這些『八嘎囧世代』才是真正支撐郊區地方和文化的主力」而退休工人進香團,原非根於迷信無知,僅因沿著宮廟周圍的活動不需花費,也源於對子孫後代的關心,聊勝於無的彌補年輕時無暇經營的親子關係工地的本地勞工對外勞有著糾結的情感,但人性良善的光輝在幽微處閃耀。「不只一個師傅在得知外勞的悲慘待遇後,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師傅從自身的經驗得知,要擺脫受人壓榨的人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擁有專精的技術。」溯及源頭,複雜的外勞問題罪魁禍首直指政府主管機關,仲介與建設及營造公司從中得利,媒體幫兇,荷包滿載的資本家則嚷嚷「共體時艱」,導致整體工程環境持續惡化。基層警察與工人之間的衝突不過是皆受到體制擠壓的兩造矛盾的對決。

作者對公部門、對公司管理階層的不屑;對警察封閉職業環境的精闢見解;對各工種勞工生活的觀察與體諒,交織成張力十足的故事脈絡。「所謂『團結抵抗慣老闆』,在社會最底層完全無法奏效,因為沒有人站在他們身邊。」透過作者的眼睛,我們還看見了毫無指望的看板人沒被替代,僅因外勞不能從事這種工作;工地拾荒老人在勞檢越趨嚴格以及越來越多的志工加入回收志業後,能帶回家的便當變成麵包;法律知識的不足與生活所迫,無權無勢的工人蹲「進修部」,社會的正義卻選擇漠視;無所不在的歧視對已是台灣媳婦的外籍配偶貼上標籤,在文明世界中顯得諷刺而野蠻;沒有健全家庭結構支撐的女性,由年少至年老,不論國籍,掙扎求生;「做工的疼惜做工的」,營造師傅們寧願脫鞋也不願踩髒便利商店的拋光地板,只因不想增加店員的困擾。

「如果我們判斷人的標準,是用刻苦,是用勤奮,是用力爭上游的努力和對於生活的認真,去決定一個人的品格,那我們不可能看不出來她(他)們值得擁有尊敬,我們又怎麼能夠允許這個社會將她(他)們分別列上不同的標籤呢?我們既然知道以一個人的經濟條件去斷定其社會階級以及地位是錯的,並且深惡譴責,那又為什麼不改變對她(他)的看法呢?」

很多人經由購買樂透構築對美好生活的想像,工地現場更是。對幻想的透支至少不會令人在現實人生中負債。書已讀完,心中感慨只能化為一篇簡短文章。《做工的人》這本書的問世代表有些聲音也許微弱卻仍有機會為人所傾聽。而我能做的只有更加尊重身邊所有認真活著的人,期待作者持續的書寫最終凝聚成更大的力量,改變社會,翻轉人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魯小日和看電影:喵力四射,《愛貓之城 (Kedi) 》

魯小日和看電影:如果可能,《人生無限露營車 (The Leisure Seeker) 》

魯小日和看電影:《南極料理人》,擊敗極光的那碗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