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小日和讀閒書:《積存時間的生活》,親手營造奠基於生活的資產

「我們雖然跟雜草一樣強韌,內心卻非常怯懦。我們可以這樣存活下來,最重要的就是這份怯懦的資質吧!怯懦會讓人更加敏銳,也會去接收各式各樣的事物。要是變得強悍,那就不行了;感性一麻痺,就會變得連感覺得到的事情都沒有感覺。」
《積存時間的生活》




《積存時間的生活》內容經由大量的採訪錄音原稿不斷刪減而成,文章後常有修一或英子的「自言自語」補充,讀來頗有一種話家常的輕快感。以下轉載本書主角津端夫婦的介紹,協助讀者瞭解這對可愛老夫婦的背景:

津端修一
一九二五年生,自由評論家。東京大學畢業後,先後任職於安東尼雷蒙和板倉準三的建築設計事務所,然後進入日本住宅公團。一九六九年以「高藏寺新城計畫」獲得日本都市計畫學會石川獎。歷任廣島大學教授、名城大學教授等職。已於二〇一五年六月辭世

津端英子
一九二八年生於愛知縣半田市,老家是有兩百多年歷史的釀酒廠。一九五〇年結婚,闢地種菜,實踐在大地紮根的精緻生活。夫妻合著的作品有:《懷念的未來生活方式》《閃亮而摩登《明日也是小春日和》(太雅出版)以及《英子的故事,積存時間的傳家手藝(太雅出版)

本書由津端夫婦口述內容整理而成,記錄這對年歲相加已一百七十七歲的夫婦兩人幾近自給自足的務農趣味與日常生活點滴,兩人以數十年的時間親身證明了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是如此寫意並令人神往。本文依大綱順序與大家分享津端夫婦兩人積存時間的生活

  • 耕土
津端家的菜圃以劃分區塊的方式輪種,為了使土壤肥沃,夫婦倆在土壤中加入大量落葉混合熟成的廚餘堆肥,一年約種八十種蔬菜。無農藥種植、與自然和昆蟲共存的模式使得津端夫婦得以享用豐富的飲食。舉凡頗具養生功效的決明子茶和夏日解渴必備的麥茶都由兩人親手栽植。而馬鈴薯,電影中修一最愛的可樂餅原料,一樣自給自足,同樣在書中佔有篇幅。菜園插著寫有菜名和簡短文字的黃色立牌,譬如:「牛蒡,岩手產,請期待!」用許多巧思營造出富有樂趣的農務生活、自給自足卻因操作得當而得以享用多樣化的飲食,正如修一在書中所說:「我們家沒有銀行存摺,卻有相當於存款的菜園。」

津端家除了雜樹林與各色蔬菜外,更有櫻桃李子、梅子、柑橘、枇杷無花果、核桃、栗子、柿子、斐濟果等等眾多鮮果可採摘,豐收時英子將鮮果加工製成果醬與甜點,自用之外送人,不浪費收成即使是雜樹林,遮蔽陽光之外,夫婦兩人也以原木種植香菇,無法再使用的木頭則讓它自然腐爛,直到回歸塵土。修一數十年前從事教學工作時從歐洲人民種菜的自給生活體認到土地的重要,認為「社會的保障再周到,年金領得再多,沒有土地的生活還是稱不上幸福。」修一與英子踏實地在這片土地上勤奮耕耘,數十年如一日,以希望對下一代有幫助的心情持續種樹翻土,是一種真切的優雅

  • 簡單最好
津端夫婦位於愛知縣名古屋高藏寺的家有著可愛的紅色鐵皮屋頂,是身為建築師的老爺爺修一在三十多年前仿造建築大師安東尼雷蒙(Antonin Raymond)的住宅兼工作室為雛形設計的單間房屋。雷蒙先生的「簡單最好」設計理念深刻影響修一,十五坪大小的挑高木造房子通風明亮,開窗即可見四季不同的雜樹林景色。冬天樹葉掉落時,陽光更深入屋裡,一室溫暖直至傍晚;夏天則有茂密的葉子遮擋陽光,使屋內保持清涼。英子在訪談中提到,她在六十歲以後才發覺依時節更換家中的佈置擺設乃是好玩且重要的事,例如接近夏日時將餐櫥架上的餐具從陶瓷換成玻璃、將寢具從羊毛換成麻質。很多時候日子是重複的積累,珍惜每一個時節將使生活更為豐富

值得一提的是,津端夫婦的經濟並不寬裕,秉持著「購買的東西要傳給下一代,要買就買好的」的原則,兩人家中的傢俱直到結婚超過十年才正式買齊,往後則花了三十五年的時間一件件買下心中最喜愛的器物。惜物愛物的他們不僅過著這樣「積存時間」的生活,也堅持自己修剪樹木、維修房子,能夠自己做的事皆不假他人之手。二〇一五年六月二日早上,九十歲的修一照例去菜園除草,工作後想要小睡一下,睡著後就沒有再醒來。過世前還在自家菜園做自己喜愛的工作,直到人生的最後依然保有對生命的活力與熱情,這種金錢買不到的真正富裕令人豔羨不已

  • 所有生活來自於廚房
本章節多為英子分享的兒時味覺記憶、各色常備菜料理、生活源自廚房的概念英子的廚房雖小,卻有扇明亮大窗如同她所說,廚房是家庭的中心,不論是廚房或家中的四座冷凍庫外加一座冰箱,都滿藏津端夫婦勉力耕種、親手製成的心血結晶。發年金的月份是兩人採買糧食的時候,蔬果以外的肉類豆類乳製品 、調味料、昆布等食材皆向信任的商店購買。修一手工燻製的培根往往大受訪客的歡迎。除此之外便是英子大秀拿手好菜的時候:醃菜與佃煮、甜點如巧克力蛋糕、布丁起士蛋糕、水果塔、戚風蛋糕。熱愛款待來客的英子除了手作甜點之外,也會端上烤牛肉、披薩、海鮮咖哩、天婦羅等等令人垂涎的各色美食。而我讀完書中英子對用砂鍋煮食的描述,已經將「購買砂鍋煮飯」列為來年要務之一!

「味覺的記憶」一章敘述英子每星期寄出蔬菜和保存食品給兩個女兒,也等同連續寄了二十多年的食物給孫女花子。分享收成之外,英子以可以「一同享用相同的菜餚」緊繫遠處家人的情感。書中英子希望將味道傳給花子的內容:「總得先讓她吃,讓她在年輕時嘗遍各種食物。這時她只會把東西吃進肚子裡,不會多想,可是等到年紀大一點,有了自己的生活,就會想起那些味道:那個時候奶奶為我做過⋯⋯」真摯平實的描述讓我直接想起阿嬤的味道。孩童時期放學奔回家阿嬤總為我們準備點心:炸雞塊、炸薯條、煎年糕、爆米花⋯⋯。現在看來再普通不過的食物,阿嬤站在廚房的背影和上桌仍冒著熱氣的雞塊薯條,雖然已是超過二十年的回憶,卻依舊清晰。阿嬤的粽子則是所有親友一致讚賞的真正美味,往後只能懷念

  • 重要的法則
最後的短文集凸顯出津端夫婦兩人結縭逾半世紀培養出的默契與體貼。兩人的生活哲學也許不同,但兩人從不盲目接受世間的常識與規矩,只做符合自己感性的事這種契合讓兩人既走向相同的方向,又因對彼此的體貼而留下夫妻間相處的空隙保留自身的個性。他們互助合作又不互相干涉的日子細水長流,與子偕老的攜手情誼轉眼間已數十寒暑

修一辭世後,英子仍每日做兩份早餐,修一最愛的可樂餅冒著熱氣、餐盤旁放著他堅持愛用的木湯匙,擺在客廳新佈置的小桌上,他的照片與骨灰甕前。英子同樣種菜、做飯、忙著在收成時寄送蔬果給親友。不同的是她盡力動手做修一的工作,繼續經營這個屬於她和修一的家


本文僅分享津端夫婦人生哲學與寫意生活的小部分,閱讀本書後,若大家進而思考與檢視:自己心目中想要的生活是否已實現?尚未實現的話可以往哪些方向努力?相信將是非常美好的事情新的一年,祝福大家皆能開始親手營造奠基於生活的資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魯小日和看電影:喵力四射,《愛貓之城 (Kedi) 》

魯小日和看電影:如果可能,《人生無限露營車 (The Leisure Seeker) 》

魯小日和看電影:《南極料理人》,擊敗極光的那碗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