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8的文章

魯小日和讀閒書:《旅行與讀書》的開卷有益與再三猶豫

圖片
這將是篇短文。 像灑在桌上的餅乾屑般零碎。 早先對作者的認識僅止於他的媒體出版與電商事業 。有天 從新聞得知其妻於旅途中猝逝的遺憾消息,略微搜尋了相關網路新聞 (在那個百無聊賴兼之昏昏欲睡的午後,另找到篇美食作家相關論述,多少驗證心中隱約的疑惑: 八卦清流,自行斟酌 ) 。 新近則是蝦皮與網家(PChome)的電商大戰。既然不是作者的粉絲,自然是想了解他將如何結合並闡述旅行與讀書兩種生活逸趣 。 書讀完了,對於是否要寫下這篇文章卻兀自猶豫 。作者當然是飽覽群書且行遍天下 。忙碌的生意人有著 文藝青年的靈魂,背起收著幾本旅遊指南的行囊,攜手契合旅伴踏上一次又一次的旅途,體會行者無疆的開闊 。這是一種徜徉人生志趣的浪漫,無庸置疑 。但作為讀者,不知怎的,直至撰文此刻都還無法給這本書一個底定評價 。開卷有益,書是值得一讀的 。 作者稱自己書呆子, 決定旅行的目的地與路線大部分是來自各種閱讀經驗,「與書相遇,說的則是自己的旅行 來歷。」 害怕滿檔固定的集體行程、恐懼既定觀光路線與特定地標;旅途中在書店尋寶並按圖索驥,品味隨書而來的驚喜或驚嚇 。因此這本敘述仔細的遊記充滿旅行與讀書的連結,饒富興味 。但或許作者自信人生歷練豐厚 ,本書帶著成果展示的意味,不論是分享行旅見聞或懷中讀物都帶著一種高度,閱讀 時不免感覺有種「知識份子的自我陶醉」氣息縈繞,似乎從封面呈現即可見端倪⋯ 。若如此,那麼根據作者自序中所提及本書已是經刪去三分之一內容的精簡版,倒有些可惜了 。若真是「一本旅人對過去的自己訴說的書」,喋喋不休又何妨。 對作者而言,旅行和讀書能讓人擁有超過一個人生 。「書呆子相信凡事書中都有答案,在旅行一事也不應有例外,所以他們通常會以一本書或幾本書做為旅行的依據,我當然也是這種人 。」作者對於所選書中描繪的世界「兌現」真實有不一的體認,細節有時有所出入,但多半有其助益 。可以說,我所欣賞及共鳴的並非 《旅行與讀書》中呈現的旅遊歷程,而是「讀書」作為一切美好可能的開端 。 而這也是猶豫後仍分享這本書的真正原因 。跟著書中以及「書中的書中」足跡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與托斯卡尼品嚐牛肚三明治與各色美食,午後在廣場一角無所事事品酒放鬆;在瑞士因為指南敘述只需六小時腳程健行的麗景山色而開展一段驚險難忘、體力耗盡的攀走雪壁之路 ;印度之行遇見各種優雅的騙子與 無數高明的騙術

魯小日和讀閒書:《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安閑園的飯桌》

圖片
「辛家廚房大小約十坪左右,地板和牆都貼了瓷磚。牆邊有兩座也貼著瓷磚的大柴爐,廚房四面是餐具架、櫥櫃,正中央是調理檯。厚厚的木製調理台本身也是大砧板,也是揉麵糰、做包子的擀麵檯,和傭人的餐桌。對辛永清來說,廚房宛如一個活生生的生物,在辛永清的『幫忙』還沒變成搗蛋之前,大人容許好奇心強的她,在廚房中到處探險。辛永清是在訪客絡繹不絕的辛家廚房中,耳濡目染學會烹飪的。『什錦滷蛋』就是代代相傳的辛家味之一。辛永清母親會在家裡大量製作,一天加熱幾次,可連吃兩、三天當點心。」 【什錦滷蛋】 材料:豬絞肉一公斤  雞腿肉兩片  蛋七 ~八顆  蔥一根  乾香菇五~六朵  醬油醃大蒜二個  酒半杯  醬油一杯半  味醂少許  泡開乾香菇的湯汁和水 雞腿肉抹鹽,切成一口大小,醃半天後燙過。 蛋煮熟,去殼。 蔥、醃大蒜切碎。乾香菇以溫水泡開,切成大方塊,泡過的水留著別丟。 以中式炒鍋熱油,爆蔥,直至呈金黃色。加入絞肉、乾香菇,炒熟。 準備厚湯鍋,將炒好的料鋪在鍋底約二~三公分,將蛋放入鍋中,並放入雞肉、切碎的大蒜。 平鋪上剩餘的炒料,加入酒、醬油、味醂,倒入泡香菇的湯汁和水,淹過鍋裡的東西。 沸騰後撈除浮渣,滾十分鐘後熄火。 待冷卻之後,撈除浮在上層的油,再加熱十~十二分鐘,冷卻之後去除油脂。這個程序重複數次,前後共慢慢燉煮一個小時。 跟著辛家菜譜做了一次「什錦滷蛋」 。 做菜常憑感覺的我:醬油跟酒比例可能不大對、豬絞肉的份量僅備三分之一 、 醬油醃大蒜以「醬油泡大蒜」便宜行事 、燉煮的時間不足 。成品上桌 味道倒還可以。可見這道菜若由辛永清的母親滷製,滋味該有多好 。 《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安閑園的飯桌》作者辛永清一九三三年生於台南市,在家中排行老八,為府城士紳辛西淮的五女 。辛永清在台南安閑園這座佔地廣大 、綠意盎然的美麗莊園中度過了少女時光,於 二十二歲時結婚移居日本,離婚後帶著孩子以教授鋼琴與烹飪維生,後來成為知名中華料理研究家 。本書於一九八六年出版,原是為了日本讀者以日文書寫的安閑園散文集,二〇一〇年再版 。 而 台灣讀者則有幸於再版兩年後讀到這本以私房家傳菜餚串起的家族回憶史 。 《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安閑園的飯桌》這本書不僅細膩記述當時安閑園的美食料理與大家族生活點滴 、府城望族的人情世故與交際 ,也保留一九三 〇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