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8的文章

魯小日和讀閒書:《魚翅與花椒》,英國女孩的中國菜歷險記

圖片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美味的一餐裡的每一個小細節。冷盤的雞肉淋上用醬油、紅油、花椒做成的嗆辣醬汁;整隻鯉魚用薑、蒜頭、蔥花、豆瓣醬調成的醬汁燒;豬的腰子精巧地切花 後再切片,用芹菜和泡辣椒爆炒。還有所謂的『魚香茄子』,這是我吃過最妙的菜色之一了:金黃色、炸得像奶油般滑順的茄子用深紅色的辣醬烹調,沒有放真正的魚,但卻帶著甜酸的誘人美味。這是我過去從來不知道的中國菜。我就像得到了天啟。」 《魚翅與花椒》美味與趣味兼具,對喜愛飲食文學與旅遊書寫的讀者來說是一種細緻的閱讀享受。也可能會像魯小「三分鐘熱度」想接著拜讀原文。作者在英國牛津長大,是個道道地地的英國女孩,在一九九〇年代初期愛上中國與中國菜。二十多年來,以四川為起點行遍中國,深入研究各地菜系,陸續寫出《四川烹飪》、《湘菜譜》、《魚翅與花椒》三本著作。作者學習中國烹飪與研究中國的飲食文化,在西方世界加以推廣。她對烹飪的熱愛在本書中文版自序可見一斑:「對我來說,寫作烹飪書就是在發掘一個文化最好的一面:廚房爐灶的溫暖、家庭的愛與親屬關係、民俗文化的豐富、傳統的安全感。」 這部美食紀行不僅療癒人心,更因作者不以過客心態且不帶西方慣有優越感,長時間浸淫中國內陸各區域飲食文化取材,透過各地料理與庶民食物體驗終而體現出不同風貌的中國。對我來說,雖然原始視角偏向中英兩國「他國事務」的風貌閱覽,但由於台灣菜確實因歷史沿革而廣納中式料理之百味,書中有些佳餚形式上並不陌生(在此不討論各地風味入台後所產生之變化),兼之中國近代史之於台灣直至今日仍有無法忽略的影響;自己對英國人文也具備基礎之認識,因此書中記述餐食飲宴與風土人情,似是少了點進入障礙又多了些想像樂趣,呈現其中的文化拉扯更是張力十足。九〇年代初期的中國不似今日欲以泱泱大國之姿稱霸強權,作者熱愛的四川成都乃至整個中國在這二十年間早已丕變,不復往昔。因此她的食遊記趣書寫 出中國近代演變,意義悠遠。 皮蛋酸薑好吃的很。香港是作者於一九九二年初次造訪中國的第一站,也是日後作者在「故鄉和中國間的中途之家」。不論香港回歸二十年後的今日具體改變多少,可以理解其作為作者心中的緩衝駐留處所具備的特質。香港的國際化與多元文化是中國絕大多數地方還無法企及的,在這裡總可見東西方文明的交互影響與兼容並蓄,飲食文化的豐富與混雜順理成章。正如書中所述:「一如往常,香港像是充滿對立衝突的地方;在這

魯小日和讀閒書:《做工的人》——低谷中迴盪,疼惜勞工的聲音

圖片
《做工的人》不矯情、不渲染,文字質樸有力,沈重與真實的令人動容。沈重兩字猶嫌輕薄;而真實,是這個社會少有的寶貴資產 。作者畢業後在工地擔任監工多年,接觸許多營造業工人,連同周邊的看板人 、 更生人 、 外籍配偶 、 檳榔西施 、 性工作者 、 警察 、 公務員,勾勒出勞力工作者的日常勞動樣貌,故事篇篇深刻生動。文中沒有居高臨下的睥睨與置身事外,有的是多年觀察與親身接觸的心疼與關懷,以及,那種面對不公對待,出口惡氣般的傾吐與批判 。可以體會即使如作者這般「真男人」,對社會加諸的標籤與偏見仍充滿無力感。幸好,他開始動筆寫文章。 讀過一本外文譯作: 《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一個身兼兩份工作的美國女性 親身體驗說明社會底層貧窮的滋味與領最低工資的生活 。雖然頗具教育意義,帶給我的震撼卻不若 《做工的人》這樣力道強烈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對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書中的一切,不全然陌生卻絕談不上熟悉。每個故事都像大樹扎根,靜悄悄又帶足勁力的抓地延伸,在既有的認知基礎上再擴展 加深 。除了有感於這本書對於台灣文學的貢獻、作者為底層的勞動者留下的珍貴紀錄 、憤慨於我們社會結構性的矛盾與體制的壓迫⋯⋯,我能做的是否只有捫心自問,面對相關議題是否 持有偏見或始終戴著有色眼鏡 ? 這本書最讓人微言輕如我難受的是公權力恃強凌弱的殘酷與持權者對社會底層的剝削是如此直接 。我們社會不乏殘酷與剝削,但至少包裝以相對隱晦的方式 ,或多或少,一般人可以在關鍵時刻做出選擇抑或消極抵抗 。然而書中工人處境飽受壓迫,為了生計押上身體健康,在惡劣環境中出賣勞力 。 除了非死即殘的職災事故和各種日積月累的職業病,高危險及需要保持高度專注的體力勞動也讓工地用藥成為常態,接踵而來的是提早步入衰老的中壯年與渾身病痛的老年 。 《做工的人》 真實呈現了常受網友嘲諷的「八嘎囧」,或老或少, 在工地現場與宮廟間穿梭的身影 。他們和在地生活緊密連結,「普遍來說,胸無大志卻又積極擁抱社區,不愛讀書卻甘願為家庭付出,完全不求上進,卻熱情加入宮廟祈福遶境 。 」對照在雜誌中看到的滿地文創咖啡館,可以理解作者所言 「相較於那少數回家鄉被報導的什麼新貴創業或是小文青回家開咖啡廳,這些『 八嘎囧世代』才是真正支撐郊區地方和文化的主力 。 」而退休工人進香團,原非根於迷信無知,僅因沿著宮廟周圍的活動不需花費,也源於對子孫後